作者:聂学剑 刘闯
8月27日,阜阳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今年上半年消防救援工作。其中,该市消防救援部门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门作了详细解读。据了解,阜阳市在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单位的共同努力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问题,共划分6个环节,排查出22项重点任务稳步推进,行业发展和使用环境不断改善,火灾总量不断下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按照该市既有住宅小区建设方案,全市住宅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停车位5.86万个,增设充电端口4.37万个;建成 291个换电网点,覆盖阜城及县城主城区 90%以上的商圈和社区;推动全市4670台电梯安装智能阻止系统,进一步消除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带来的安全隐患;出台《阜阳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相关安全要求,强化各方消防安全责任;鼓励企事业单位办公点等区域,统筹做好充电设施的新建、扩建工作,提高充电设施建设效率,真正做到“满电”回家,缓解小区充电压力。
通报指出,从目前形势看,一些环节任务还不容乐观,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没完全解决,需要加快推进。一是停放充电设施建设还有缺口。在部分公共区域、自建房连片区域的电动车充电设施缺口需求仍然很大,特别是在一些老城区的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区域,空间狭隘、人口密度大,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需求仍然很大。二是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管理不规范。部分住宅小区的高层建筑架空层、地下车库等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未做到百分百实体墙分隔,未按照要求分组停放,堆放杂物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伤亡。三是非法改装行为还大量存在。部分销售企业加装雨棚、更换非原装电池、解限速等违法违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自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以来,对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开展监督抽查399批次,立案查办非法改装案件237起。查处非法改装违法行为4841起。但从实际情况看,查处力度还不够,还有很多监管难点。
该市电动自行车整治专班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聚焦治理中的“堵点”“痛点”,持续深化治理举措,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从 “集中整治”向“常态长效”转变。一是摸排停充电设施。推动各地专班深入住宅小区,摸排居民充电设施短缺情况,建立台账,细化停充电设施的数量、分布,同步梳理可用于增设充电桩的闲置地块、停车场空位等资源,建立供需匹配清单,为后续科学规划充电桩布点、精准推进增设工作打下基础。二是持续做好架空层管理。严格落实《建筑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消防安全要求》,在全市开展建筑架空层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管理“回头看”,确保架空层停充符合安全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得用作电动自行车停充使用。三是开展部门联合执法。组织市场监管、交警、消防等部门开展非法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联合检查行动,对电动自行车销售、改装、上路等环节开展常态化巡查,严查销售企业非法加装、改装行为,同步追溯非法配件来源,斩断违规产业链。(聂学剑 刘闯)